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构成要素
2022-07-18
作者:三月雨编辑
来源:三月雨
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首先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法治文化承接 的桥梁。其次,我国特殊的经济制度成为法治文化发育的土壤。最后, 我国特有的和谐社会理论为法治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载体。
二、与中国法治实践相匹配的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所包含的内容是在吸收了西方法治经验的基础上, 对我国法治实践的总结。它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三、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
我国当下的法治文化是三种文化的综合体,即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法律思想和文化,西方法治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的部分因素。这三种截然不同的法律思想先后注入我国的法治建设和完善中,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割裂和冲突,分析其中原因,源自于中国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3-05-04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所作的重大部署。 -
理解自我革命和人民监督的关系
2022-07-14
自我革命和人民监督是我们党对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给出的两个答案,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两个答案之间的辩证关系。 -
让展览唤起观众的共情
2022-07-14
共情,是一个心理学术语,简言之就是共同的感情,它要求主体能够走进客体的世界,能够了解并理解客体,能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并作出恰当的反应。因此,共情又称为移情、同感、同理心。如今,共情已被各个领域熟悉与使用,对于革命历史类主题展览来说,它已成为展陈艺术中不可忽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