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洁是一种道德修养
2022-06-14
作者:张方军
来源:解放军报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习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涵养廉洁自律的道德修为,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不断锤炼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这既是对广大共青团干部提出的殷切期待,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提出的具体要求。
古语云:“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廉洁自律是党员干部的生命线,涵养廉洁自律的道德修为关键要增强思想自觉,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一个人能否保持廉洁,最难战胜的是自己。个别领导干部之所以滑向违纪违法的深渊,往往是因为没有秉持道德本色,缺少廉洁自律的道德修为。事实说明,严格自律方能邪不压身,邪不压身才能笃正守清,领导干部只有时刻严于律己,把廉洁自律当作行为自觉,才能在诱惑面前以强大定力守好底线。
勤掸思想之尘,注重练就廉洁自律的定力。毛泽东说过,“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一个思想纯洁和灵魂纯净的人,必然会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若是思想上“长了杂草”,主观上发生改变,就难以保持清廉节操。因此,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坚持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反思差距,以“扫帚如果扫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的自觉除尘去垢,纯洁党性、净化灵魂,让思想尘埃无处藏身。
多思贪欲之害,时刻保持慎初慎微的警醒。“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因一时贪念,收下一件不该收的礼物、迈入一个不该进的场所,都可能如长堤上筑蚁穴,摧垮人生防线。领导干部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以无欲则刚的正气拒贪欲于千里之外,做到“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给兴趣爱好加把锁,给对外交往划条线,给生活情趣设道岗,时刻强化应对“妄思”“妄动”抗体,带头树好廉洁自律的“风向标”。
常破心中之贼,切实做好久久为功的准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藏于内心的私心杂念,往往难以被窥见,又极具诱惑力。每个人都有心中之贼,一旦放任不管,眼睛就会被蒙蔽,就容易误入歧途。与心中之贼的较量,不仅是一次自我革命的历练,更是加强党性修养的永恒课题,关键在于“常”“长”二字。领导干部只有时刻保持敏锐,心中常敲警钟,做到防微杜渐,把无形杂念遏于初萌、止于未发,才能从根本上守住两袖清风,筑牢思想防线。
来源:解放军报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官德”的新时代内涵
2022-09-15
主席总书记指出:“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早在2004年,主席总书记在《用权讲官德 交往有原则》一文中强调,德不仅是“立身”之本,而且是“立国”之基。指出:“所谓官德,也就是从政道德,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和品德作风方面的素养”。2016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大会上,主席总书记指出:“伟大的斗争,宏伟的事业,需要高素质干部,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突出强调了官“德”的地位、作用。对于官德的作用,主席总书记指出:官德影响民德,“官风”决定民风,并提出官德建设必须法德并举,为新时代官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
红色基因是新时代廉政文化的源头活水
2022-02-21
主席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强调红色基因对当前党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主席总书记强调,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大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特别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
弘扬家风文化 传承民族美德
2022-06-09
家训是中国人的传家之宝,对于家庭来说,树立正气,弘扬祖德,振兴家族,修身齐家,意义重大。家风是融入到我们平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好的家风家训可以带来良好的道德熏陶、精神熏陶,汇聚起社会好风气,宣传宣扬好的家风家训,助推形成人人遵纪守法讲文明、家家尊老爱幼传美德、户户友善互助倡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因此作为新时代接班人,要群策群力,弘扬家风家训,传承民族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