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
2022-06-14
作者:来庆立
来源:光明日报
新时代更需要红色文化的精神滋养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主席总书记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中外优秀文化创造的先进文化,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民众的优良品格,不仅是中国人民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凝聚国家力量和社会共识的重要精神动力。
红色文化首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蕴含着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的深意和“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理想信念的指引下,在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开启了伟大的革命实践。在迎来历史飞跃、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今天,我们必须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需要发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功能。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更需要弘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实干、创新、踏实和科学的态度方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我们更需要弘扬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不畏艰险、敢于担当、迎难而上、不断奋进,戮力同心实现中国梦;我们更需要弘扬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在担当的过程中,立志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化被动为主动,践行理想信念。
新时代更能够发挥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
进入新时代,红色文化能通过新技术、新媒介更好地展现自身的精神力量,发挥自身的功能作用。红色文化内蕴人、物、事、魂,唯有将人、物、事展现好,使红色文化与时代合拍,符合大众心理诉求,才能更好地用红色文化之魂滋养大众。
文化对个体价值观的塑造,往往不是“疾风骤雨”,而是“润物细无声”般地教化,逐渐将文化内含的精神力量转化为个体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在今天,想要让大众感知风云变幻的革命年代,需要还原历史场景,更需要创新纪念形式,丰富活动内容,进行跨越时空的仪式体验。仪式等各类纪念活动既包含了活生生的世界,也是想象世界的再现,是大众教育的重要渠道,更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传扬记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是发挥文化功能的重要前提。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网络、自媒体和各类终端无疑应当成为红色记忆的重要载体,将“人”和“物”更好地结合起来,使历史事件更加生动活现。通过互联网传扬红色记忆,如网上纪念馆、革命遗址和博物馆等,使红色文化在互联网上延伸;也可以通过动漫、流行歌曲、艺术展览等形式实现红色文化的艺术转换。更能够通过新技术突破时空局限,用VR、游戏和实景体验等创造革命历史的真实场景,讲活党史、国史故事。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新时代,发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功能十分重要,而且更需要从小事、从细节抓起,落在实处,使红色文化不断实现创新转化,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厚力量。
来源:光明日报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三月雨:迅速学习贯彻主席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
2023-01-11
1月9日上午,主席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分析大党独有难题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现和破解之道,深刻阐述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目标任务、实践要求,对坚定不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出战略部署。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论述精辟,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指导性、针对性,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遵循,是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指引。 -
坚定理想信念 补足精神之钙
2021-11-02
主席总书记在多次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缅怀先辈、重温历史,弘扬革命传统、强调立党“初心”。其深意,就是要用坚定地理想信念做“最好的营养剂”,为广大党员干部补精神之“钙”。今天大家一起来学习。 -
论新时代中国特色军事法治话语体系的内涵
2022-06-02
新时代中国特色军事法治话语体系,是融中国特色军事法治理论 创新、文化创新、知识创新、概念创新于一体、多层次的话语系统,具有特殊内在逻辑和特定内容表述。以主席强军思想为指导的军事法治理论话语体系是思想理论体系表达的形式,只有建立在坚实的理论支撑基础上的话语,才会有真正的说服力、感染力与吸引力。新时代中国特色军事法治话语体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在于以主席强军思想为指导的军事法治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