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牢牢抓住全面从严治党“三个关键”
2022-03-04
作者:翟道武
来源:学习时报
要善于用好“关键之人”。党委(党组)书记这个“一把手”是全面从严治党关键中的关键。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一把手”身居要害、肩负全局,其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自身形象如何,直接决定着领导班子的面貌,影响着干部队伍的状况,发挥好“一把手”管党治党的表率作用,对管理好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具有重要意义。要牢固树立“一把手抓党建、党建抓一把手”意识,坚持书记抓、抓书记。“一把手”要既挂帅又出征、既带头又监督,站得直、做榜样,主动抓、亲自上,起到树起一面旗帜的作用。
要善于抓住“关键少数”。全面从严治党既要抓全面、抓整体,也要抓重点、抓关键,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各级党组织班子成员占领导干部的大多数,是我们党执政的骨干力量,也是管党治党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是“关键少数”。抓住抓好这个“关键少数”,是我们党加强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各级党组织要深刻认识抓住“关键少数”的重要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管党治党各项要求上来。应特别重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既从思想教育上严起来,又从制度上硬起来,认真履行分管领域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切实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贯穿分管领域工作各个环节,构筑从严治党严密防线。
要善于把握“关键重点”。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严密体系,管理党员干部不能用信任代替监督,否则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各级机关掌握着“印把子”“笔杆子”“刀把子”“钱袋子”“官帽子”,这些岗位的廉政风险比较高,管党治党不仅要管住抓好重点人,还要始终紧盯涉及人财物事权的关键岗位,纳入监督管理范围,有效防范廉政风险。针对高风险岗位人员进行必要的“小灶教育”,通过廉政测试、倡议、谈话、提醒、专题教育等,给予正确的价值指引,防止其做出错误的人生选择。要区分岗位对象,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针对什么问题、怎么管用就怎么来的原则,通过绘制工作职责权力流程图、查找岗位廉政风险、分级制定风险防范措施等手段,建立健全权力运行过程化监督机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要善于解决“关键问题”。选人用人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风向标,端正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治本之策。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从严治党与从严治吏相结合,重视解决好“选人用人”这个关键问题,真正发挥干部这个决定因素。各级党组织要坚持把好干部标准贯穿选人用人各环节、全过程,把那些信念坚定、德才兼备、为政清廉、勇于担当、敢于亮剑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突出把好政治关、廉洁关,政治上不合格的一票否决,廉洁上有问题的坚决不用,努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执政骨干队伍。要把干部考准考实,要进一步改进干部考核方式,推行一线考察机制,开展领导班子蹲点调研,近距离接触干部,深入了解干部的平时表现、一贯表现,更好地掌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真实情况。
来源:学习时报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纪理”的概念引入及内涵研究
2022-08-05
纪理是根据党的纪律建设的伟大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总结凝练而成的,是关于党的纪律及其运行的基本原理、基础理论和基本规律,对坚持依规治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当前,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正在路上,针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加强纪理研究,以理论研究的进步与发展,助力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进而服务保障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更好发展。 -
让展览唤起观众的共情
2022-07-14
共情,是一个心理学术语,简言之就是共同的感情,它要求主体能够走进客体的世界,能够了解并理解客体,能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并作出恰当的反应。因此,共情又称为移情、同感、同理心。如今,共情已被各个领域熟悉与使用,对于革命历史类主题展览来说,它已成为展陈艺术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
知古而鉴今:走进廉洁文物展
2023-02-08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清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崇廉尚廉从古至今,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也刻画进文物里。近年来,各地贯彻主席总书记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的重要讲话精神,纷纷举办文化清廉文化展,润物无声,从文物中感受廉洁文化价值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