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洁政治建设的两大特征
 2022-03-01
作者:学习时报
来源:学习时报
  从严治党,建设廉洁政治的基本方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不断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
 
  既治标,又治本。以治标为切入点,赢得社会的高度认同;以治本为落脚点,改善政治生态环境。
 
  作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两种方式,治标和治本各自有所侧重,有机统一。治标突出的是一个“惩”字,腐败现象露头即打;治本突出的是一个“防”字,从源头治理,解决问题。中央通过重点工作的推进。如要求党员干部严守“八项规定”、重点问题的解决如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以及重要机制的运行。如巡视和专项巡视等综合性措施来治标,达到集中整治、重点突破的效果,赢得了社会公众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通过治标,发现实际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有针对性地提出治本措施与对策,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办法固定下来,通过制度化和规范化,从根本上为建设廉洁政治,营造好的政治生态创造条件。
 
  塑廉政,倡勤政。将廉政的思想与勤政的行动在党员干部的管理和领导实践中统一起来,落实权为民赋、实现执政为民的宗旨。
 
  廉政和勤政是为政之本,是党员干部开展工作的“鸟之双翼”和“车之两轮”,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勤政建设搞好了,有利于形成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充实精神生活,从而为廉政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反之,如果精神状态萎靡,工作作风不正,精神生活空虚,必然导致种种消极腐败的观念和行为滋生蔓延,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本和难度就会大大增加。
 
  中央集体一方面大力抓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提高干部队伍的勤政意识,反复倡导党员干部的担当意识。通过具体举措督促干部队伍提高工作的能力水平,应当充分看到,中央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效,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和欢迎,对于纯洁党员干部队伍,保证执政党的先进性,强化执政之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来源:学习时报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新时代检察制度文化的构成要素2022-09-07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检察制度文化以伦理文化为思想基础,以行为文化为实践路径,对于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具有基础性、全局性作用。根据调整对象或适用范围的不同,检察制度文化可分为业务制度文化和廉洁制度文化。
- 
	   	  	 		
	   	  	 			 严守纪法规矩 筑牢廉洁思想防线2022-03-15 初心不会自然保质保鲜,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尘褪色,久不滋养就会干涸枯萎。古语有云:“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正心是修身的内在基础,修身的基础,就在于端正自己的心念。党性修养不会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增加,也不可能随着职务升迁而自然增强,而是需要不断拧紧思想总开关,正心立本,常常主动回望人生,时时拂拭初心。否则,在走向违纪违法的深渊付出惨重代价后再被动回望,岂不为时晚矣。
-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2021-11-18 主席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提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第一个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09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09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