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洁政治建设的两大特征
2022-03-01
作者:学习时报
来源:学习时报
从严治党,建设廉洁政治的基本方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不断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
既治标,又治本。以治标为切入点,赢得社会的高度认同;以治本为落脚点,改善政治生态环境。
作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两种方式,治标和治本各自有所侧重,有机统一。治标突出的是一个“惩”字,腐败现象露头即打;治本突出的是一个“防”字,从源头治理,解决问题。中央通过重点工作的推进。如要求党员干部严守“八项规定”、重点问题的解决如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以及重要机制的运行。如巡视和专项巡视等综合性措施来治标,达到集中整治、重点突破的效果,赢得了社会公众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通过治标,发现实际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有针对性地提出治本措施与对策,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办法固定下来,通过制度化和规范化,从根本上为建设廉洁政治,营造好的政治生态创造条件。
塑廉政,倡勤政。将廉政的思想与勤政的行动在党员干部的管理和领导实践中统一起来,落实权为民赋、实现执政为民的宗旨。
廉政和勤政是为政之本,是党员干部开展工作的“鸟之双翼”和“车之两轮”,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勤政建设搞好了,有利于形成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充实精神生活,从而为廉政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反之,如果精神状态萎靡,工作作风不正,精神生活空虚,必然导致种种消极腐败的观念和行为滋生蔓延,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本和难度就会大大增加。
中央集体一方面大力抓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提高干部队伍的勤政意识,反复倡导党员干部的担当意识。通过具体举措督促干部队伍提高工作的能力水平,应当充分看到,中央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效,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和欢迎,对于纯洁党员干部队伍,保证执政党的先进性,强化执政之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来源:学习时报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纪严于法,到底严在哪里
2022-08-12
从处罚角度来看,纪严于法至少严在以下层面:一是党纪处罚行为范围广于法律。党纪处分条例中明确规定了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六大纪律,按照纪严于法原则,有些行为写入了纪律中,但法律中并没有规定。以遇危不救行为(即遇到国家财产和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能救而不救)为例,法律对此没有规定,但党纪处分条例在第九章“对违反群众纪 律行为的处分”中,规定出现这种行为,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 党籍处分。二是党纪处罚起点数额低于法律。以受贿为例,2016 年两高司法解释将受贿罪的起点数额由原先的五千元提高到三万元,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低于三万元的受贿行为就一概不能作为犯罪处理,受贿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其他较重情节的也应追究刑事责任。而从党纪处分条例规定及近年来的处分案例看,党纪处分起点数额远 低于法规,或换句话说,党纪处分更看重的是违纪行为的性质、恶劣 程度、造成后果等。只要造成严重恶劣影响,就会受到党纪处分。 -
让新风正气在新征程上更加充盈
2022-06-07
新征程呼唤新风气新气象。伟大实践孕育时代新风,时代新风促进伟大事业。 -
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四性”工程
2022-08-12
着力加强顶层设计。通过扎实开展系统的法治教育,能够促使青少年正确认识学法尊法的重要意义,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牢固树立法治意识,逐步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