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员干部如何增强党性?
2022-01-05
作者:陈敬乐
来源:学习时报
警惕“佛系心态”。“佛系心态”,表现为有也行,没有也行,多一点也可以,少一点也可以,看淡一切,顺其自然。这种心态看似宠辱不惊实则安于现状。在处理无关紧要的小事时,能给别人留下大度豁达的印象。但如果党员干部在原则问题上也保持“佛系心态”,为了个人前途而选择视而不见,为了明哲保身而选择不作斗争,更有甚者随波逐流,必然会导致不正之风愈演愈烈。党员干部对待工作的态度事关工作质量的好坏、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对党员干部来说,“佛系心态”与党的性质宗旨水火不容,与党的优良传统格格不入,与党员的职责义务背道而驰。唯有努力拼搏、艰苦奋斗才是对自己、对社会负责,也才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应有的姿态和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摒弃无所谓的“佛系心态”,始终朝着问题走,迎着困难上,顶着压力闯,保持蓬勃朝气,锐意进取,精心谋事,用心干事,专心成事,以实干担当诠释党员干部的本色、气魄和风骨。
摒弃“功利之心”。功利心,自古有之;功利主义,不可取。党员领导干部在得失之间当取舍有度,才不致心态失衡,甚至埋下祸患。但有的人受到“功利主义”的驱使,一门心思追名逐利,一旦仕途稍有不顺,便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于是,在困惑与迷茫之中,便放松了思想警惕。这种“功利主义”的倾向表现为:拈轻怕重,任务来了挑肥拣瘦或自认为干得不错、付出了很多努力,就期望组织有所回报。不计得失、甘于奉献是共产党人的内在品性,也是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战争年代,很多地下党员宁死不出卖组织,断头仍坚持理想信念,决不被一己私利压垮。新时代,作为党员干部,要为大公、守大义、求大我,做到不为欲所惑、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保持平和、健康的心态,摒弃“功利主义”,涵养浩然正气,拿出扎扎实实的工作业绩,多一些公心、少一些杂念,如此才能书写出人生的华彩篇章。
丢掉“油腻之态”。“油腻”,原意是停滞、迟缓,无生气、无活力,浊气重、清气降。人如果具有“油腻”特征,就需反思和改正。社会不需要“油腻”之人,新时代更不需要“油腻”的党员干部。“油腻之态”表现为得过且过、懒散、散漫,等等。“油腻”之人,滋生了懒惰,失去了斗志,丢掉了敬业,习惯了安逸,能将就则将就、能不为则不为,所谓“不为则无错,谋事干事责任多”。对一般人来说,有“油腻之态”则缺少朝气,影响健康,损害形象。对党员干部来说,有“油腻之态”,则易生 “四风”之病,久之,则膏粱之病、骨髓之病生,再想根治就难矣。新时代是一个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干事创业的时代,“油腻”之人与时代格格不入,也与党员身份严重不符。党员干部作为先锋,当永葆干事创业的活力,决不可有“油腻之态”。党员干部,当厘清“油腻之态”的种种表现,并与之划清界限,做到真正警醒之、力避之、摒弃之。
克服“侥幸心理”。“侥幸心理”指偶然地、意外地获得利益或躲过不幸,引申为人们贪求不止,企求非分,意外获得成功或免除灾害的心理活动。主席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纵观近些年落马的官员,我们不难发现,心存侥幸的人有一便会有二,贪少便会贪多,以致聚敛无厌、身陷囹圄、追悔莫及。正是这种侥幸心态助长了一些领导干部走向堕落和犯罪。殊不知,起初时他们认为的“问题不大”“发现不了”,随着侥幸次数越来越多,雪球越滚越大,贪念越来越强,最终使得“小问题”成了“大问题”,“小贪”成了“巨腐”。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充分表明,腐败分子无论职务多高、手法多“高明”、隐藏有多久,总会“伸手必被捉”。在党纪国法问题上心存侥幸,聪明就会反被聪明误。党员干部要提高在小事、小节上的自控自律能力,做到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面对“侥幸心理”要“抓早”“抓小”,做到慎独、慎微、慎权、慎友,始终保持对“新鞋踩泥”的警觉,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为官。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以创新 创未来——“展览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三月雨顺利举办
2023-10-12
10月11日下午,由三月雨主办的“展览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在211会议室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博物馆领域资深的专家学者在现场共议展览展陈的创新之道,共话新时代文博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 -
走进家风馆 让好家风浸润心灵
2022-09-08
家风是盛满亲情的陈年佳酿,是延续传统的精神薪火,它关系党风,连着政风,影响民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风建设,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家风建设的新期盼新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主席总书记还多次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
用好组织处理这把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利器
2022-05-27
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组织处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是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又一部重要党内法规,它进一步扎紧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笼子,释放出有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