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育新时代家庭观,深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2022-05-23
作者:沈跃跃
来源:人民日报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引导广大家庭厚植家国情怀。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人民群众听从指挥、人人行动、家家防控、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作出了积极贡献,展示了我国家庭为国尽责、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家庭成员的思想觉悟、道德准则、文明素养和行为规范,把家庭建设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强阵地。
坚持以培育新时代家庭观为主线,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等,体现新时代家庭观的深厚内涵。大力培育新时代家庭观,引导家庭成员既爱小家又爱国家,在促进家庭和睦、亲人相爱、养老育幼等方面共担责任,在自立自强、岗位建功、筑梦圆梦等方面共同发展,推动形成家家幸福安康的生动局面。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理念,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关于如何做人的教育。良好的道德观念要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成长观,言传身教帮助孩子从小立下志向、热爱生活、懂得感恩,养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建强网上网下家长学校,搭建更多家庭教育服务平台,发挥家庭和学校老师、家教专家、志愿者作用,促进家校社协同,共同立德树人。
坚持弘扬优良家风,以好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倡导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忠厚传家,弘扬清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引导家庭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习惯,让民法典关于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的规定,走进千家万户,得到有效执行。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带动家庭成员建设好家庭,让家庭文明蔚然成风,让好家风涵养社会文明新风尚。
来源:人民日报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党史文化的红色内核
2022-05-26
党史文化是党在理论学习与实际建设过程中,通过不懈奋斗和对自身发展的实际探索形成的,忠实记录着党的奋斗、发展足迹。值得注意的是,党史文化虽然在本质上表现的是党发展的过程以及其表现状态,但在实际定义中两者还是有所区别:从发展主体来看,党史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化只是作为党的历史的表现方式而存在;而党的文化可以指导执政的方向,当然其存在主体侧重于文化层面,对于党的制度、体制上的安排缺乏一定的条理性,更多展示的是党探索奋斗的成果。可以说党史文化是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党文化形成的基础和根本。
-
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 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022-05-10
“一馆一创意、一馆一灵魂”是“三月雨”的目标,专心、专注、专业是“三月雨”的理念。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关注客户的实际教育需求,将法治教育与科技、艺术碰撞、融合,探索出特色鲜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展馆。 -
辩证理解和把握廉洁文化与廉政文化的关系
2022-08-17
2022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对照2009年底中央纪委、中央宣传部、监察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我们可以发现,在新时代我们党和国家实现了从“廉政文化”向“廉洁文化”的转变。从“廉政”到“廉洁”,“一字之差”或者说“一字之变”有何深刻含义,这需要我们辩证地理解和把握其中内涵和外延的变化,从而更好地学习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实起来、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