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史馆的育人探索实践
2022-10-10
作者:柳夏
来源:三月雨

校史馆,承载着一所学校发展历程中教学、育人、科研、社会服务等多方面成绩,形成了有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宝贵资源,是学校重要育人基地。
由于具有直观化、丰富性、亲历感的特点,校史馆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本校的校史馆建设。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校史馆建设已然成为彰显本校办学历程的最佳表现方式,并且更能展现出学校从建校至今的历史底蕴。
近年来,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先后参与了多所校史馆的设计建设,我们深刻认识到,校史馆建设过程中,除了需遵循基本的展陈方案和创新的一面外,更重要的是展现学校的历史文化脉络,将校史馆建成教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在学校中,能够起到文化育人的作用,增强师生之间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校史是学校的文脉传承,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相伴而生,既凝聚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又具有鲜明的特质,是学校重要的育人源泉。
为充分发挥校史馆的育人功能,三月雨在建设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理念,提升文化育人效果。
我们认为,校史馆的育人功能,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弘扬学校传统文化
一所学校,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历史的过往在哪里?其实非常重要。在校史馆,可以知文脉承接,源远流长;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可以与校友跨越时空,青春相通。在校史馆,可以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见师严道尊,群英荟萃;可以和前辈切磋琢磨,砥砺前行……
校史馆的建成,促进了学校传承和发扬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有利于学校不断积淀校园文化、创新校园文化和形成办学特色。

校史全面生动地展示学校办学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这些都是校园文化发挥其教化育人作用的极好教材。校史中丰富的爱国爱校内容,是构建先进校园文化的重要举措,也会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起教育导向作用。
让学生真正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真挚的爱国爱校之情,理论教育是必要的。但是,通过让学生真实感受学校发展史,让学生零距离了解学校一代代耕耘者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一步步由艰苦创业走向辉煌的历程,对学生爱国爱校情感教育所起到的作用是理论教学所达不到的。另外,很多学校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不少爱国爱校的模范人物,这些优秀校友的先进事迹与非凡业绩,使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从而产生爱国爱校的内在动力,从而达到文化育人的效果。
提供思政教育素材
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是其进一步发展及教育教学、管理不可替代的独特资源。从校史中提炼出学校的文化精髓,将其融入“四史”教育工作中,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等。

三月雨在校史馆的建设中,把校史资源和党的理论创新、改革探索、社会主义发展史等深度融合起来。同时,利用好校史馆第二课堂的作用,作为“四史”教学场所,让师生员工在忆校史中知“四史”。通过校史中的历史人物、先进事迹和珍贵影像资料的学习,将鲜活的校史文化与“四史”逻辑、理论学习结合起来,提升“四史”的宣传教育效果。
把思政课开进校史馆,是在创新思政课内容和形式上做出的新探索,是实现思政课从有意义到有意思的有益尝试,是推动“学-思-践-悟-化”立德树人闭环的有效途径,更是引领学生从校史学“四史”的生动实践。
把校史资源融入思政课程,紧密结合育人理念、学生特点和时代要求,挖掘校史资源中蕴藏的思政元素,找准校史资源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将校史文化资源有机融入教学与运用,从而不断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素材、注入新活力。
发挥文化遗产价值
校史文化因其真实性而成为可靠的历史见证,作为见证,校史文化成为人们借鉴历史的参照,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每个学校独具特色的校史文化能够成为代表其发展历史和精神文明的符号,是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精髓之一。研究和保护校史文化,本身就是对科学技术发展史和教育史的再认识,其价值不言而喻。
校史文化是基于校史所形成的精神和物质积淀,校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文化遗产,其具备了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功能,对于学校文化育人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化遗产的价值也在被创造、被建构。随着对校史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校史文化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必然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炼和总结,而且历史、艺术、科学的教育功能在校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中更为突出。
校史是一部饱含文化密码和精神特质的生动画卷。校史之于学校,如国史之于国家,是师生和校友重温初心、寄托人文精神的心灵故乡。三月雨将谨遵文化育人的使命,挖掘校史资源中蕴藏的育人元素,把校史资源这一宝贵财富转化为独特的育人资源,增强时代新人培育的针对性、时效性与感染力、吸引力,让校史馆的教育功能作用发挥到极致。
作者:柳夏
转载请注明来源“三月雨”,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巡视、巡察、巡查有何区别?
2022-07-08
关于巡视与巡察的关系,在《党章》中有着清晰的界定:“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在一届任期内,对所管理的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实现巡视全覆盖。党的市(地、州、盟)和县(市、区、旗)委员会建立巡察制度”。据此,我们首先可以明确一个范围,即无论巡视还是巡察,都是在党内进行的,是实现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
-
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要求: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
2022-11-17
严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基因。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2012年12月4号,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中央政治局就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主席总书记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要从领导干部做起,首先从中央领导做起,指导思想就是从严,朝严的标准努力,要动真格的。 -
马克思主义廉政观及其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启示
2022-06-02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持续加大反腐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贪腐的高压态势。新时期,为了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加快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应该对马克思廉政观加以细致研究,从中得到廉政建设的相关启示,从而为制度创新和国家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