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都文化建设的独特之处
2022-07-28
作者:三月雨编辑
来源:三月雨
首都北京的文化建设和其他城市文化建设既有相同之点,又有其独特之处。在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突出首都的文化特质,具有重要意义。
1.首都文化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方面,肩负着重要的政治责任。首都的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需要统筹在京市属和央属文化资源,加强协同共建,当好“举旗帜”“聚民心”的排头兵,在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上,体现国家站位,突出时代特色。
2.首都文化具有更强的代表性。《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指出建设“民族文化精华的展示地、各地优秀文化的荟萃地和先进文化潮流的引领地”,体现了首都文化建设不同于其他地方文化建设的特殊责任。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需要用好用足北京本地“城”的文化资源,传承发展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同时,还要彰显首都特色,广泛吸收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博采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资源,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革命文化薪火相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百花齐放的生动景象。
3.首都文化具有更高的开放性。首都是国际交往中心,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窗口。在国际交往中“展形象”,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以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和文明大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充分展现阔步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东方大国“近者悦、远者来”的文化感召力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吸引力,既是国际交往内容,又是文化建设工作,也是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体现。
来源:三月雨编辑
(声明:“三月雨”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1.首都文化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方面,肩负着重要的政治责任。首都的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需要统筹在京市属和央属文化资源,加强协同共建,当好“举旗帜”“聚民心”的排头兵,在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上,体现国家站位,突出时代特色。
2.首都文化具有更强的代表性。《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指出建设“民族文化精华的展示地、各地优秀文化的荟萃地和先进文化潮流的引领地”,体现了首都文化建设不同于其他地方文化建设的特殊责任。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需要用好用足北京本地“城”的文化资源,传承发展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同时,还要彰显首都特色,广泛吸收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博采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资源,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革命文化薪火相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百花齐放的生动景象。
3.首都文化具有更高的开放性。首都是国际交往中心,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窗口。在国际交往中“展形象”,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以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和文明大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充分展现阔步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东方大国“近者悦、远者来”的文化感召力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吸引力,既是国际交往内容,又是文化建设工作,也是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体现。
来源:三月雨编辑
(声明:“三月雨”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培育新时代家庭观,深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2022-05-23
家庭、家教、家风三者有机统一、紧密关联。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谐;家教良好,未来才有希望;家风纯正,社风才会充满正能量。深入贯彻落实主席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论述,必须全面把握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目标任务,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传承好家风。 -
如何弘扬红色文化
2022-04-26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本土优秀文化融合形成的现代文化,拥有丰厚的历史底蕴。政府不仅需要充分履行职能,还要丰富文化传播方式、注重人才建设,全面展现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 -
从儒家思想中汲取廉洁文化智慧
2022-09-07
今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强调,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干,其精华成为塑造和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其中很多宝贵思想对推进高质量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