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法系有哪些历史传统
2022-07-12
作者:三月雨编辑
来源:三月雨

现代中国的法治建设是在两个传统的基础上展开的:一是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固有传统,二是百年来移植引进西方法律的传统。外来传统和固有传统的有力结合,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而这种结合的成功与否,则取决于我们对固有传统的认识。这一固有传统就是在世界法律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中华法系。
中华法系作为古代法律制度、思想、文化、心理的聚合体,其演变脉络可概括为礼刑、法律、礼法、法治四个时代。上古夏商周作为礼刑时代,是中华法系的肇始之基。这段时期法在礼中,礼外无法,出礼入刑,是中华法系礼法体制的原生状态。春秋战国和秦代步入法律时代,这时的礼与法(刑)在“分离”中不断“交错”,最终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推动下整合。自汉及清,历代统治者开始复兴礼法体制、构建礼法体系,通过恢复礼在国家统治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并依靠国家强制力和社会舆论,将“礼义廉耻孝悌忠信”观念不断固化,使得礼具有道德和法律双重属性。清末政制改革后,中国持续不断地移植大陆和英美法系的法律制度、理念、价值。
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法系形成了具有特定民族性、本土性的法律体系,积淀其自成一脉的法律原理和司法技术。作为一个文化事实的存在,以中华法系为中心,辐射性地影响了我国周边的许多国家。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具有强大领导力执政力
2021-09-14
8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文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文献以主席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深刻阐释了党的治国理政理念、实践和成就。文献发布后,不但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广泛关注,也赢得国际人士积极评价。 -

展厅空间叙事设计的四个要点
2022-07-20
博物馆空间设计的审美原则强调空间形式与展览的主题内容相统一。通过符合展览主题内容的艺术氛围的营造与空间形式的结合,展示出展品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背景故事,将展览内容最有效地传递给观者。 -

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2-05-17
青少年法治教育不仅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必然内容,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对帮助青少年树立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具有深刻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