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青少年法治教育更有成效
2022-06-24
作者:董彪
来源:人民日报
一是青少年法治教育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成效难以简单评定;在升学压力及教育 功利化思想影响下,法治教育容易被忽视。
二是在教育目标设定和教学环节设计上,以预防犯罪及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为主,停留在知法、懂法层面,忽视法治理念的培养,与崇法信法还有一定距离。
三是创新性实践教学因缺乏配套措施而成效不彰。虽然不少学校聘请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等实际工作者担任法治教育副校长,开设专题讲座,进行咨询答疑等,以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但因缺乏选任条件、 规范管理、教学配合等配套措施,效果并不理想。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法治教育,需要政府和学校共同努力,改进教学理念、内容和方式、方法;也需要社会和家庭积极配合,营造良好氛围。融法治理念、思维、内容于一体。对青少年法治教育来说,法治理念是核心与灵魂,法治思维是骨架,法治内容是血肉,三者缺一不可。
青少年法治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法律知识的讲解灌输上,而应同时传递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使青少年学生不限于学习和记忆法律条文、概念,而明白法律“是什么”“为什么”,并关注法律规范承载 的价值理念。
与青少年成长特点相适应。充分考虑青少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形成和发展的特点,遵循教学规律,分层次、分阶段有序推进,避免因教育方式刻板、方法单一而引发抵触情绪。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组织专家学者编写青少年法治教材,提倡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图片、模拟游戏等形式,寓教于乐,让青少年更好地认知法律。改进考核评估方式。改变主要通过考试检验教育成果的方式,从结果考核转向过程考核,并注重动态监控。将青少年法治教育考核置于教育交流互动各环节,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总体结构设计、各环节 实施情况以及青少年的感受和变化等进行综合考察。进一步提高相关部门和学校对青少年法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家长和青少年对法治教育情况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监控和改进青少年法治教育。
来源:人民日报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延安精神 | 宝塔光辉 映照未来
2021-10-13
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 -
廉洁政治建设的两大特征
2022-03-01
主席总书记强调要“协调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应当说,这是在对执政党所处历史方位、现实状况和历史使命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
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动力
2022-05-25
红色文化是伴随革命而产生、形成并逐渐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优质资源,不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从红色文化中汲取正能量,需创建红色文化资源库、建设红色文化网络平台,从而使红色文化更好地融入生活,并对大众的价值追求形成正面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