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廉修身 廉洁齐家
2022-03-17
作者:汤洪林
来源:人民论坛网
“莫道小节不堪提,蝼蚁之穴溃长堤”。一个人能否严以律己,最大的诱惑是自身,最难战胜的也是自身。作为共产党员,我们更应该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坚守底线,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一体推进“三不”机制构建,监督执纪越来越严,管党治党更加有力,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越来越浓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成效卓著。在这样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下,坚持廉洁自律,恪守优秀品格已然成为核心的价值追求。应该说,当今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更加丰富,隐形“四风”问题形式多样,诱惑力更强,人们接受利益考验的机会更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始终增强个人定力、自觉与不良诱惑划清界线,确保不想犯错、不会犯错既是硬要求,也是难任务。作为党员干部,一方面要强化自身的规矩意识与法纪观念,把握好公与私的界限,做到“不该拿的坚决不拿,不该碰的坚决不碰”,慎初慎独慎微,管住小节、筑牢底线;另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党章党纪党规,尤其要熟知十八大以来党的各项必然性要求、禁止性规定,把自己摆进去,对照检查,提高认识,修正不足,切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抵御不正之风,通过不断的自我改造涤除“灰尘”、扫尽“杂念”,积极做到向上向善。
随着反腐力度不断加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了一批又一批贪腐案件,其中很大一部分与领导干部亲属有关。梳理一些案件可以发现,亲属在干部腐败堕落过程中充当着“催化剂”“中转站”的作用,个别腐败案件已呈现家族化特征,正可谓“前门当官,后门开店”,亲属擅权干政、谋取私利几成习惯。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确实注重亲情关系,领导干部重视亲情也无可厚非。但是,将亲情与权力对接,把滥用权力当成回报家人的“资本”,遇事只顾亲属朋友,只讲儿女情长,无视党纪国法、政策规定,用亲情绑架公权、消解公权、化公为私,以权谋私,这其实是对传统文化重视亲情的亵渎,完全偏离了亲情的本意,既祸害党的事业,也祸害亲属朋友。
亲情和血缘不应成为腐败的原因和陷阱,相反,而应当成为腐败的防火墙、贪渎的防腐剂。倘若亲属能把好家庭“廉洁门”、常吹家庭“廉政风”,自觉保持纯正的家风,必然能督促领导干部“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帮助他们自觉将贪欲拒之门外,做到“不愿腐”“不想腐”。而对于领导干部来说,除了抓好工作,也要把正家风当成一种意识来树立,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既要“严以律己”也要“严以治家”,要在“正好家风、管好家人、处好家事”上下功夫,使家庭成为拒腐防变的坚强阵地。
来源: 人民论坛网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依规治党的三条宝贵历史经验
2022-08-01
100 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创建时仅有 50 多人的政党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坚持依规治党是重要因素之一。坚持依规治党,就必然要求遵守党的章程和各种法规制度,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诚如 1949 年 6 月毛泽东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宝贵经验时指出的那样:“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又诚如 1964 年 10 月周恩来对此进一步阐释的那样:“毛泽东同志特别把有纪律放在最前面,这不是偶然的。因为这是决定党能否坚持革命、战胜敌人、争取胜利的首要条件。” 总结百年来依规治党的历史经验,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中国共产党党性教育百年探索历程与经验启示
2022-06-23
“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提法
2022-07-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