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家庭 严家教 优家风
2022-03-14
作者:雷婷婷
来源:人民论坛

家庭、家教、家风是国之基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家人的精神支柱、心灵港湾;家教是指家庭内道德、礼节的教育;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家庭是家教的载体,家风是家教的反映,廉洁齐家是家教与家风的有机统一,好的家教家风是传承人类文明的土壤和窗口,是培育家国情怀的摇篮和基石。
重家庭。幸福的家庭是幸福人生的基础。近年来,大量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表明,领导干部廉政与否,与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庭可能是温馨的港湾,也可能是形成犯罪、悔恨终生的起点。每个家庭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不同的理想信念,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作为党员干部,营造幸福的家庭,必须用廉洁言行来感染家人、引领家人,切实把“恋亲不为亲徇私”“济亲不为亲撑腰”当作为官和追求家庭幸福的底线。
严家教。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教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第一课堂,也是一个人终身受益的财富。“人终其一生都走不出自己的童年”。良好的家教会影响到每个人的性格爱好、思维方式和处事原则,一个人接受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今后的人生。我们要始终铭记,家教上欠账必然要用更大的代价来偿还。作为党员干部,要把严格的家教作为人生的重要资源,指引自己永葆初心,让“三观”不随职务的升高、权力的加大而扭曲,始终把家庭的教诲、父母的面命刻在心间。
优家风。被誉为“四有”县委书记的谷文昌,其“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家风,值得今天的党员干部关注和借鉴。谷文昌对待子女素来严格,甚至有些“不近人情”。他对子女在工作、生活上从来都没有得到过任何“特殊照顾”,甚至政策允许的事,他也不为子女“争取”。女儿谷哲芬回忆说:“父亲很少说教,也没留下什么家书、家训,他的教育是身体力行展现的”。作为党员干部,要培育清廉家风,守好廉洁自律堤坝,努力践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有关“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规定。
不论时代场景和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迁,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始终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加强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不仅是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历史责任,也是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有力举措。
来源: 人民论坛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论语》中的以“文”化人
2022-09-08
《论语》通篇看起来都在讲修齐治平的义理,但并不会让人觉得艰深晦涩。相反,它能让人常读常新,随时翻开的时候也总会发现一些细节的微妙之处,究其原因,在于其文本的一种文学性特质。文学性与情绪情感、表达手法、场景氛围、气韵节奏紧密相关,因为这种文学性,杨绛先生曾经在《我是怎样读〈论语〉的?》一文中说——“四书”中我最喜欢《论语》,因为最有趣。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 -
展厅展墙设计如何呈现立体化效果?
2022-06-16
将枯燥的文字转换成生动的图文、图表,再对墙面进行立体化处理,丰富展墙层次,让展示内容更加生动具体,也更容易让大众接收到展厅传达的信息。
-
主席法治思想的四大核心要义
2022-07-25
主席法治思想的四大核心要义:奉法强国的战略思维、崇法善治的鲜明导向、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立己达人的历史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