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2022-02-24
作者:周强
来源:《 人民日报 》
主席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对推进法治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关于建设目标,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于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关于执政方式,将法治作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强调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关于根本宗旨,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关于工作方针,强调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些重要部署和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对推进依法治国的“三个更加重视”。
重视法治建设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长期以来,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和目标,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都对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要部署。主席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依法治国的基本思路,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三个共同推进”和“三个一体建设”。这就将法治建设上升到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描绘了一幅法治建设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宏伟蓝图。只要我们按照党中央确定的方向和道路,坚定不移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就一定能够实现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目标。
重视以法治方式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存权、发展权是基本的民生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讲,民生问题的实质是一个法治问题。维护人民权益,法治是必由之路,也是根本保障。主席强调,要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努力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既突出了法治的核心价值,也使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领域和环节,都必须贯彻执行好党的群众路线,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保护一切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和实体权益,使受到侵害的权利依法得到保护和救济,使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受到制裁和惩罚,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重视以法治推动和保障中国梦的实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法治建设既是重要内容,也是有力保障。在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要赢得发展优势,必须通过法治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主席强调,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着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以法治力量助推中国梦的实现。要着眼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把法治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去谋划和推进。
来源:人民日报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挖掘传统文化廉洁因子 打造廉洁文化润心工程
2022-07-20
三月雨作为一家专门从事廉洁文化教育的文化企业,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中,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廉洁因子,用心用情打造廉洁文化润心工程,让传统文化在现代廉洁教育中重新焕发生机活力。 -
祖国万岁!
2022-10-10
五星红旗,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旗帜;是中国人民捍卫国家统一的旗帜;是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旗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 -
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必要性
2022-05-01
新形势下,要想保持国内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其决定因素在于人,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按照德才兼备标准来要求自己。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敢于消除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不利因素,不断提升党的领导力、组织力和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