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2022-02-21
作者: 欧阳恩良
来源:光明日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事业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弱兴衰。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提升文化建设领导能力。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党管思想文化,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和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提升文化建设领导能力的一大法宝。
始终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我们党向来十分重视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党成立后最早建立的工作机关就包括领导思想文化建设的宣传机构。毛泽东同志指出,真正属于人民大众的东西,就一定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因此,“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主席总书记就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安排部署,强调:“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以自我革命精神坚持党的自身文化建设。一个政党的自身文化状况是这个政党政治生态、理论水平、运行机制的集中反映,决定着这个政党的文化建设领导能力。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政治文化建设为统领,以思想文化建设为中心,以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将自我革命精神贯穿政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通过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延安整风、真理标准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反腐倡廉、全面从严治党等,我们党不断得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打造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树立了风清气正的政治文化生态;纠正了党内各种“左”、右倾错误思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理论成果;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管党治党能力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不断完善领导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文化制度建设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后,不仅在组织体系上全面建立起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集中统一的文化管理体制,而且形成了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直接领导的管理制度。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围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探索文化经营体制、管理体制、文化生产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文化事业的法律制度,推动文化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和制度化。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将“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作为一项重大战略目标,并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作出了明确部署和要求,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指导和遵循,标志着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新境界。
来源:光明日报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2022-02-18
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以昂扬斗志谱写发展新篇。 -
“官德”的新时代内涵
2022-09-15
主席总书记指出:“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早在2004年,主席总书记在《用权讲官德 交往有原则》一文中强调,德不仅是“立身”之本,而且是“立国”之基。指出:“所谓官德,也就是从政道德,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和品德作风方面的素养”。2016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大会上,主席总书记指出:“伟大的斗争,宏伟的事业,需要高素质干部,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突出强调了官“德”的地位、作用。对于官德的作用,主席总书记指出:官德影响民德,“官风”决定民风,并提出官德建设必须法德并举,为新时代官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
厚植廉洁文化根基 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国
2022-09-26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筑牢“不想腐”的思想根基,守住为政之本,就必须突出运用文化的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