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惩治腐败: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2022-01-10
作者:兰琳宗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放松,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从提出“刮骨疗毒、壮士断腕”,到强调“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再到十九届六中全会科学总结党百年来坚持自我革命的宝贵经验,要求“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意志品质坚定、决心坚如磐石。数据是有力证明,从2012年12月到2021年6月,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调查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393人、厅局级干部2.2万人、县处级干部17.4万余人、乡科级干部63.1万人,力度不减、尺度不松,震慑效应越来越强。
尽管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这个党执政的最大风险仍然存在,存量还未清底,增量仍有发生。从案例看,党的十九大后被查处的中管干部几乎都有不收敛不收手的问题,一些腐败分子高压之下顶风违纪违法,涉案金额动辄上亿。仍然有人不汲取教训,在党内大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严重破坏党的团结统一。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威胁党和国家政治安全;传统腐败和新型腐败交织,贪腐行为更加隐蔽复杂;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交织,“四风”成为腐败滋长的温床。这些都印证,腐蚀和反腐蚀斗争长期存在,反腐败没有选择,必须知难而进。
百年奋斗实践证明,我们党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主席总书记在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再次告诫“决不能滋生已经严到位、严到底的情绪”,要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一刻也不放松抓、持之以恒抓”,向全党发出了警示令和动员令。要清醒认识到腐败是危害党的健康肌体、损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清醒认识到腐败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历史性难题,滋生腐败的土壤客观存在,“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现实存在。反腐败斗争是持久战、攻坚战,决不能虎头蛇尾、时紧时松,必须始终保持对腐败的压倒性力量常在,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政治斗争。
开局看全年。开年反腐已经昭示,严的主基调必将始终如一、长期坚持。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中央多次强调,要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这些都离不开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强保障。要保持自我革命定力,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坚决克服一切畏战厌战、消极懈怠情绪,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不断地、永远地吹冲锋号,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的反腐败声音
2022-11-18
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本次峰会讨论了当前国际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各方同意要采取切实行动应对。
国家主席主席出席并发表题为《共迎时代挑战共建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主席主席在讲话中强调,全球贸易、数字经济、绿色转型、反腐败是促进全球发展的重要因素。他指出,反腐败国际合作十分重要,二十国集团成员要坚持对腐败零容忍,加强追逃追赃国际合作,不要成为腐败分子和资产的“避风港”。 -
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022-03-01
法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从娃娃抓起。因此,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保障他们健康成长是要害的一环。 -
中国法治建设的十年成就有哪些
2022-08-31
一是主席法治思想的创立。主席法治思想是顺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是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中国法治领导体制更加健全。十年来,坚持和加强党对全面 依法治国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和统筹协调,从党中央到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普遍建立了法治建设的议事决策协调机构,健全了党领导法治建设的工作机制和程序,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