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初心成大道 万里征程作雄行
2021-12-29
作者:新华社
来源:新华社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历史时刻,以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战略决策,一次特殊而重要的党内集中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今年在全党如火如荼开展,掀起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热潮。
回望历史来路、汲取历史智慧,坚定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广大党员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初心使命,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继续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11月8日上午,北京京西宾馆会议楼一层大会议室内,气氛庄重而热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这里举行。
在全面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时,主席总书记提到,中央政治局在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抓了“三件大事”: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筹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
这“三件大事”,主席总书记很早就进行了战略谋划、顶层设计、统筹部署。
这“三件大事”,都聚焦同一个主题、指向同一个目的——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这“三件大事”,有机联动、相互支撑、相映成辉,引领和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步步深入、热潮迭起。
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每到重要历史时刻和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都注重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当时间的指针指向2021年,矢志复兴的中华民族,行进到关键一程的关键节点。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2月20日,春节假期刚过,这场覆盖9500多万名党员的党内集中教育拉开大幕。
主席总书记出席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深刻阐明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和工作要求,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
“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
突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在主席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这场党内集中教育一经启动,便在全党上下迅速展开。
9月13日,正在陕西榆林考察的主席总书记走进杨家沟革命旧址。
眼前的几孔窑洞,正是当年召开“十二月会议”的地方。旧址内,一侧是影响中国历史的革命先辈群像,一侧是会议场景的油画。倾听历史的回响,总书记久久凝思。
游人在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革命旧址参观(9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此行陕北,从杨家沟革命旧址到中共绥德地委旧址到“红色模范村”郝家桥村,主席总书记一路追寻历史足迹:“走好路,就要不忘来路。看看过去的沟沟坎坎,我们是从这里走过来的,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一年来,主席总书记结合历史、观照现实,深入阐释、提出要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主席总书记深刻阐述百年征程的鲜明主题,系统总结百年奋斗的光辉历史,发出继续前进的伟大号召。
在福建,阐释“学史明理”:就是要“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到广西,强调“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赴青海,解读“学史崇德”:“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
去西藏,号召“学史力行”:就是要“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成果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际行动”,“在锤炼党性上力行”,“在为民服务上力行”,“在推动发展上力行”。
从八闽大地到八桂之乡,从大美青海到西藏高原……主席总书记以一堂堂生动而深刻的“党史教学课”,为全党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6月18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红色大厅庄严肃穆。主席总书记带领中央领导同志和党员领导干部,来到这座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殿堂,面向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
观众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厅听工作人员讲解(10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响彻大厅,久久回荡。
主席总书记以共产党人最挚诚、最庄严的方式为全党作出光辉榜样。
几天后,主席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同志来到北大红楼和丰泽园毛泽东同志故居,以参观和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
“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学有所悟,而后笃行。
通过一次次亲身示范,主席总书记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在党史学习中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
“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树立正确党史观和重视理论指导,总书记念兹在兹。
“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党史讲党史不能停留在讲故事、听故事层面”“运用好红色资源”……聚焦学习方法,总书记谆谆教诲。
“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关注青年一代,总书记语重心长。
在主席总书记精心谋划、亲自推动下,这“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准确的行动方向、明确的实践导向在全党深入推进。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历史时刻,以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战略决策,一次特殊而重要的党内集中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今年在全党如火如荼开展,掀起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热潮。
回望历史来路、汲取历史智慧,坚定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广大党员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初心使命,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继续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11月8日上午,北京京西宾馆会议楼一层大会议室内,气氛庄重而热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这里举行。
在全面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时,主席总书记提到,中央政治局在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抓了“三件大事”: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筹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
这“三件大事”,主席总书记很早就进行了战略谋划、顶层设计、统筹部署。
这“三件大事”,都聚焦同一个主题、指向同一个目的——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这“三件大事”,有机联动、相互支撑、相映成辉,引领和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步步深入、热潮迭起。
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每到重要历史时刻和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都注重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当时间的指针指向2021年,矢志复兴的中华民族,行进到关键一程的关键节点。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2月20日,春节假期刚过,这场覆盖9500多万名党员的党内集中教育拉开大幕。
主席总书记出席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深刻阐明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和工作要求,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
“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
突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在主席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这场党内集中教育一经启动,便在全党上下迅速展开。
9月13日,正在陕西榆林考察的主席总书记走进杨家沟革命旧址。
眼前的几孔窑洞,正是当年召开“十二月会议”的地方。旧址内,一侧是影响中国历史的革命先辈群像,一侧是会议场景的油画。倾听历史的回响,总书记久久凝思。

此行陕北,从杨家沟革命旧址到中共绥德地委旧址到“红色模范村”郝家桥村,主席总书记一路追寻历史足迹:“走好路,就要不忘来路。看看过去的沟沟坎坎,我们是从这里走过来的,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一年来,主席总书记结合历史、观照现实,深入阐释、提出要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主席总书记深刻阐述百年征程的鲜明主题,系统总结百年奋斗的光辉历史,发出继续前进的伟大号召。
在福建,阐释“学史明理”:就是要“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到广西,强调“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赴青海,解读“学史崇德”:“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
去西藏,号召“学史力行”:就是要“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成果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际行动”,“在锤炼党性上力行”,“在为民服务上力行”,“在推动发展上力行”。
从八闽大地到八桂之乡,从大美青海到西藏高原……主席总书记以一堂堂生动而深刻的“党史教学课”,为全党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6月18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红色大厅庄严肃穆。主席总书记带领中央领导同志和党员领导干部,来到这座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殿堂,面向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
观众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厅听工作人员讲解(10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响彻大厅,久久回荡。
主席总书记以共产党人最挚诚、最庄严的方式为全党作出光辉榜样。
几天后,主席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同志来到北大红楼和丰泽园毛泽东同志故居,以参观和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
“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学有所悟,而后笃行。
通过一次次亲身示范,主席总书记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在党史学习中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
“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树立正确党史观和重视理论指导,总书记念兹在兹。
“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党史讲党史不能停留在讲故事、听故事层面”“运用好红色资源”……聚焦学习方法,总书记谆谆教诲。
“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关注青年一代,总书记语重心长。
在主席总书记精心谋划、亲自推动下,这“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准确的行动方向、明确的实践导向在全党深入推进。
文章来源:新华社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以伟大建党精神涵养青年志气骨气底气
2021-12-26
伟大建党精神鲜明彰显“以伟大复兴为己任”的志气担当,集中体现“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的精神风骨,内在蕴含“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底气自信。 -
如何让教育主题展厅更好发挥教育作用
2022-05-05
教育主题展厅可以分为诸多类别,我们最常接触的是党风廉政、全面从严治党、红色文化、法治文化、廉洁文化、军事文化等主题展厅。对于如何让各类教育主题展厅更好发挥教育作用,需要从共性和个性两个层面考虑。本文主要立足于对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相关项目的分析,以策划视角从共性层面就展厅展陈本身进行探讨。
-
行贿受贿犯罪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析
2022-09-19
现代化的特殊意义在于“它的动态特征以及它对人类事务影响的普遍性。它发轫于那种社会能够而且应当转变、变革是顺应人心的信念和心态”。而在当前,我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前行的方向。进言之,犯罪现代化治理程度是国家现代化治理水平的重要体现。“从发生学上看,行贿和受贿是典型的对向犯,互以对方的存在为成立前提。但从治理学上看,行贿受贿犯罪的惩治却并非必然具有‘唇亡齿寒’的正相关关系。这是因为,发生学是对事实现象的客观描述,而治理学则是对治理策略的主观选择。”这种主观选择与客观现实的偏差,可能有悖于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难以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因此,要遏制行贿受贿犯罪的发生,不仅需要惩治受贿犯罪,同样必须惩治行贿犯罪。为此,2021年9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与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进一步推动“受贿行贿一起查”做出重要部署,这有利于构建惩治行贿受贿的长效机制,也为惩治行贿受贿犯罪乱象提供了现代化治理利器。《意见》的出台是提升行贿受贿犯罪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及时雨”,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其深刻反映了国家机关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伟大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