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自我革命精神应对“反腐大考”
2021-12-20
作者:刘启灵
来源:人民论坛网
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强调,纪检监察工作要以自觉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坚定不移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持续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努力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总结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伟大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其中之一就是坚持自我革命。面向新时代,党面临的“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态势严峻,“四种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只增不减,聚焦“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我们必须要通过勇于自我革命清除毒素、扫清障碍,为改革发展保驾护航,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是党员干部讲政治、讲党性、讲宗旨的具体表现,也是顺民意、暖人心、聚民力的有力之举。我们之所以要从政治高度看待反腐败斗争,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而腐败能侵蚀党的执政基础,能够渗入到教育医疗、养老社保、扶贫环保等各个领域,危害社会公平正义,影响社会风气和侵害群众利益。可以说,“烂树”不拔,殃及森林;腐败不除,必将影响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赖。纵深推进反腐倡廉,收获的是正气、是民心,是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腐败问题的政治本质和政治危害,树牢惩治腐败永远在路上意识,提升知难而进的紧迫感,在经常抓、持久抓中顺应人民意愿,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党的十九大以来,查处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39万余件,处理35.9万人;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8万件,处分18.8万人;查处黑恶势力“保护伞”相关案件9.3万个,处理8.4万人。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对腐败行为刨根问底,在小切口上斩钉截铁,既对领导干部违纪违法严肃查处、绝不护短,又向基层“微腐败”果断亮剑开刀,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常态,极大地凝聚和提振了党心民心。腐败与党的性质宗旨格格不入,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驰。反腐任重道远,党员干部要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算好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高压态势不减,不断检视自己,不掩饰缺点,不文过饰非,在打铁必须自身硬中始终保持党的生机活力。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形成一提一串的“塌方式腐败”,搭建千丝万缕的非法利益链,其根源是党员干部丧失理想信念,漠视政治纪律,无视党纪法规,经受不住诱惑,最终跌陷在腐败的泥潭中。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既是为官从政底线,也是贯穿在为民服务过程中的红线。新的赶考路上,党员干部必须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在持续深入学习党的科学理论、党内法规制度中强化党章意识和党员意识、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在自觉接受党内外监督中知敬畏、慎用权、守清廉,在认真践行纪律准则、廉洁行为规范中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让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熠熠生辉。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坚持从政治纪律角度审视违纪违法问题,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让“全面从严治党”成为一种常态,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航船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总结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伟大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其中之一就是坚持自我革命。面向新时代,党面临的“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态势严峻,“四种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只增不减,聚焦“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我们必须要通过勇于自我革命清除毒素、扫清障碍,为改革发展保驾护航,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是党员干部讲政治、讲党性、讲宗旨的具体表现,也是顺民意、暖人心、聚民力的有力之举。我们之所以要从政治高度看待反腐败斗争,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而腐败能侵蚀党的执政基础,能够渗入到教育医疗、养老社保、扶贫环保等各个领域,危害社会公平正义,影响社会风气和侵害群众利益。可以说,“烂树”不拔,殃及森林;腐败不除,必将影响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赖。纵深推进反腐倡廉,收获的是正气、是民心,是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腐败问题的政治本质和政治危害,树牢惩治腐败永远在路上意识,提升知难而进的紧迫感,在经常抓、持久抓中顺应人民意愿,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党的十九大以来,查处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39万余件,处理35.9万人;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8万件,处分18.8万人;查处黑恶势力“保护伞”相关案件9.3万个,处理8.4万人。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对腐败行为刨根问底,在小切口上斩钉截铁,既对领导干部违纪违法严肃查处、绝不护短,又向基层“微腐败”果断亮剑开刀,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常态,极大地凝聚和提振了党心民心。腐败与党的性质宗旨格格不入,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驰。反腐任重道远,党员干部要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算好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高压态势不减,不断检视自己,不掩饰缺点,不文过饰非,在打铁必须自身硬中始终保持党的生机活力。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形成一提一串的“塌方式腐败”,搭建千丝万缕的非法利益链,其根源是党员干部丧失理想信念,漠视政治纪律,无视党纪法规,经受不住诱惑,最终跌陷在腐败的泥潭中。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既是为官从政底线,也是贯穿在为民服务过程中的红线。新的赶考路上,党员干部必须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在持续深入学习党的科学理论、党内法规制度中强化党章意识和党员意识、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在自觉接受党内外监督中知敬畏、慎用权、守清廉,在认真践行纪律准则、廉洁行为规范中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让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熠熠生辉。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坚持从政治纪律角度审视违纪违法问题,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让“全面从严治党”成为一种常态,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航船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文章来源: 人民论坛网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纪检监察建议包括哪些内容
2022-09-09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第十九条规定, 纪检监察机关对监督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应当向有关党组织或者单位提出纪律检查建议或者监察建议,通过督促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开展专项检查等方式,督查督办,推动整改。 -
牢固树立正确的党史观
2022-04-11
党史观是一系列有关党史、党史学观念的集合,其在本体论意义上包括党史是什么、党史学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决定了学习党史的意义;在方法论意义上则包括如何学习、研究党史,这反映、影响着对党史本体论的理解。 -
浅议新时代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内容搭建
2022-09-07
主席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