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陈空间的深度透析|三月雨举办“展陈空间设计”专题讲座
2021-12-14
作者:柳夏
来源:三月雨
展陈空间该如何布局?展陈设计形式又有哪些技巧与手法?12月13日,三月雨邀请中央美术学院副研究员赵囡囡为全体策展人员带来一场题为“展陈空间设计”的专题讲座。
赵囡囡,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得艺术学博士学位,任中央美术学院副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展览出版部副主任,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家具设计研究学会委员、中国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委员,高级室内设计师。
赵囡囡老师从学习与借鉴的角度出发,结合全球各地优秀的展陈设计实例及自身丰富经验,从展陈设计与展陈内容的关系、展陈设计的空间要素和图纸表达、展陈设计手法与方向等几个主要方面,分析了博物馆展陈空间的特征、现状与问题、挑战与突破,阐述了在做展览展陈空间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和基本要求,并对党建类展陈形式设计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本次讲座内容扎实务实,理论与实际结合,深入浅出,为提升三月雨展陈专业人员业务能力、拓宽展陈思维模式等方面提供了更清晰的导向。
博物馆、展览馆展陈设计的空间布局体现了整体设计的精髓和高度。当下,“以人文本”的空间设计正成为包括党建主题展览在内的展陈设计空间布局的重要原则。更注重观众的心理,在展示过程中更加强调展示内容与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增强陈列的亲和性,拉近与观众的心理距离,这也正是我们每一位策展人应遵循的依据。
# 课程亮点分享 #
当下博物馆展陈空间设计的问题
1.形式与内容的脱节;
2.形式语言的两极分化(过分追求形式变化、过分保守);
3.冲突、错位导致了形式上的混乱、拼贴,对展陈逻辑的忽视易产生博物馆疲劳;
4.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5.过分依赖视觉手段。
把握人、物、空间的平衡
内容设计是一种学术研究活动,而展陈空间设计则是一种基于学术研究的艺术创作活动。不仅是形式上的,展品、展板等元素的摆放、排列和组合,不仅满足形式美感的需要,还要与内容产生对话,需要把握人、物、空间三者之间的平衡。
党建类展陈形式设计的现状
1.依赖传统“室内设计”的手法,需要拓展设计边界;
2.党建类展陈设计与建筑的关系脱节;
3.感人与否?先要感动自己;
4.严肃有余,活泼不够;
5.策展人的整体策展理念欠缺。
党建类展厅要注重空间叙事的连贯性
要考虑展览的特性,党建展览与文物展和其他都不同。展览要表达的信息、或理念、或精神的传递问题,需要充分考虑观众的接收感官渠道。拼贴、组合、符号的处理手法,缺乏连贯性、沉浸感,难以做到“润物已无声”。
艺术创作不是简单的技术,不是堆砌元素,而是艺术创作,需要艺术层面的处理手法,文学、绘画、音乐、影视等都可吸收借鉴。
展陈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1.重构本土文化的展陈设计方向;
2.充分运用科技力量的设计方向;
3.生态化展陈设计方向;
4.高情感展陈设计方向;
5.基于策展理念的整体展陈设计方向。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今天,我们一同缅怀
2021-09-30
9月30日,新中国72华诞前夕,我们迎来了第八个烈士纪念日。这一天,所有的缅怀与敬意都投向共和国2000万英勇牺牲的烈士,或许我们无法说出他们的名字,但每一个英雄都值得仰望。
-
以红色文化为载体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2021-12-01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红色血脉代代相传。红色文化是在党的百年奋斗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宝贵资源和生动教材。一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红色文化生成、发展、凝练的历史。伟大建党精神是红色文化的起点,红色文化是伟大建党精神的见证、凝结和载体,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发挥红色文化的独特作用,对于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展馆——红旗渠纪念馆
2022-11-04
河南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豫晋冀三省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京津冀周边协同发展区城市,是省委、省政府支持建设的重要区域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