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行致远
2023-07-21
作者:三月雨
来源:三月雨

众人拾柴火焰高,十指抱拳力千斤。晋代葛洪在《抱朴子》里讲,“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也。”大意是说,只要汇聚众人的力量,即便重达万钧的东西也不难举起;善于运用众人的智慧,那么各项事业都不难做好。只要有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就能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也就能应对种种挑战、战胜重重困难。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几千年来,崇尚和合、团结一心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文化基因。孔子讲“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指君子主张团结共事;孟子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重在强调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和内部团结;荀子说“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也是在说明“人心齐、泰山移”。又如,孙武的“上下同欲者胜”,孙权的“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等等,这些言论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尚和合、重团结的价值追求。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史料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个名为吐谷浑的地方政权。吐谷浑王阿豺在临终前让自己的二十个儿子各献一支箭放在地上,命其弟慕利延折其中一支箭,箭轻易被折断,之后他又命慕利延折另外十九支箭,箭则无法被折断。阿豺随后对大家说:“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勠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阿豺折箭训子的故事,意在告诫人们,只要精诚团结,就会众志成城、无往不胜。
在抵御外力时,团结的作用至关重要,在长途跋涉中,团结同样至关重要,因为团结就是力量,众行方可致远。或许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当一个人独行时,没有负担与牵绊,短时间内可能会走得很快,但若遇到突发情况和各种困难时,难免身单力薄,难以抗衡;而当许多人一起同行时,尽管每个人情况不同,走路有快有慢,暂时看会影响整体速度,但人多力量大,遇到困难时可以彼此帮助、相互照顾,因而会走得更加长远。独行、众行两种方式,折射出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处事方法,往往也决定着事业成功的高度。小到一众行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皆是如此。
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我们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自成立之日起,就高举团结的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始终把广大海内外中华儿女紧紧团结在自己周围,积聚起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巨大合力。在党的团结领导下,无数颗赤子之心聚成一团,无数股爱国之力汇成一股,共同创造出“当惊世界殊”的伟大成就。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更加需要高举团结的旗帜,万众一心、和衷共济。古人讲,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新征程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声明:“三月雨”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三月雨举办“辩证法在策展中的运用”专题培训
2020-09-30
三月雨文化传播学院策展系邀请原中共北京市委机关刊《前线》杂志总编辑刘陈德为策展系学员讲解了一堂主题为“辩证法在策展中的运用”的专题课。 -
三月雨党支部赴香山革命纪念馆参观研学
2023-07-06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加强党员党性教育,提升党组织凝聚力,7月5日下午,三月雨集团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及部分员工共计八十余人前往香山革命纪念馆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
《道德经》中的廉政启示
2023-05-31
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2022年2月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强调:“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要培养廉洁自律道德操守,引导领导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