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益之道 与时偕行
 2023-07-18
作者:三月雨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周易》有言:“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历经几千年,这句话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清代学者段玉裁注解《说文解字》说:“时,是也,此时之本义,言时则无有不是者也。”在中国人看来,“时”不是简单的经常之“时”、计量之数,而是与具体问题、具体环境相联系的合宜之“时”、生存之道。中华民族正是在“与时偕行”中,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从而形成了从未断流的历史和兼收并蓄的文明。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世是时的累积。“世”,金文中表现为三个带圆点的竖,也就是三十(卅),《说文解字》中说“三十年为一世”。古人认为,人到了三十岁正值壮年,一般都娶妻生子,有了新的一代,再过三十年,又有了孙子。时间的累积,导致人际的更替,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的是一个三十年前后的变化之大。
“与时偕行”,必须惟变所适。在农业文明发达的中国古代,时间及其所引起的变化,是人们行动的依据。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春分麦起身,肥水要跟紧”等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国人不但要观察天地运行的规律,还要把握人世变迁的规律。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变”是绝对的、必然的,不能“与时偕行”“惟变所适”者就像是“刻舟求剑”的人一样。《吕氏春秋·察今》讲:“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客观实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要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倘若拘泥成法、不知变通,必然会受困惑、闹笑话。
“与时偕行”,必须察势因势。“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势。”时是不可逆转的,变是不肯停歇的,而势是不能阻挡的,所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所谓“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因此,“察势者明,趋势者智”,能够洞察历史大势的是明白人,能够顺应历史大势的是明智者。形势决定工作任务,决定工作重点,也决定工作策略和方法。所谓“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做事的时机很重要,善于乘势,善于把握机遇,才能事半功倍。《孙子兵法》有言:“善战者,求之于势。”只有观大势、明大势,才能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取得成绩、建功立业。
“与时偕行”,更需要履责担当。在孔子看来,“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他晚年读《易经》,最大的感想就是:“时也,命也。”时势所在即是使命所在,正确认识所处的时代,由此知命、担当,该去做什么就做什么。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进入新时代,新的变化、新的情况、新的矛盾纷至沓来。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与时偕行,只争朝夕,不负使命,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声明:“三月雨”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三月雨举办“建党百年 · 红色展馆”亮点分享沙龙2021-08-16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国涌现出诸多优秀红色展馆。8月5日和8月12日,三月雨针对这些红色展馆中的优秀案例或亮点,连续组织了两场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沙龙分享会。
- 
	   	  	 		
	   	  	 			 今天,请在心底祭奠2021-12-13 今天,是我国第八个法定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我们悼念南京大屠杀中的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遭受杀戮的死难同胞。
 
- 
	   	  	 		
	   	  	 			 三月雨作品|安阳市廉洁文化教育基地—— 云打卡 等你来2023-07-11 7月10日,“清风安阳”对由安阳市滑县纪委监委主办、三月雨协助建设的暴方子纪念馆(滑县廉政教育中心)进行了推介。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09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09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