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凡四训》在家风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2022-09-15
作者:三月雨编辑
来源:三月雨

《了凡四训》文字出自明代“通儒”、王阳明再传弟子袁了凡之手,由后人辑录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与“谦德之效”四篇哲文。几百年来,该书之所以历久弥新、为人信从,不仅在于它的言辞说教,更在于它的实践准则;不仅在于它的励志取向,更在于它的人文智慧;不仅在于它的劝善特质,更在于其中蕴藏的时代价值。
1.提倡爱国爱家、自立自强,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自强不息之美德,与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的要求相通相承。在《了凡四训》里,袁了凡告诫其子,一个人处世要务是“立命”。要胸怀大志、心系国家、自律自省、修身修德。
2.提倡修身积德、为民造福,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爱民亲民之美德,与新时期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相通相承。在《训儿俗说》中,袁了凡告诫其子:“官无崇卑,皆民望也。一念爱民,便可布德。”“明德不是一人之私,乃与万民同得者,故又在亲民。以万物为一体则亲,以中国为一家则亲,百姓走到吾面前,视他与自家儿子一般,故曰如保赤子,此是亲民真景象。”
3.提倡明礼知耻、行善济人,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崇德向善之美德,与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友善”的内容要求相通相承。《了凡四训》全书的重点是劝善,袁了凡阐明了善的含义、明辨善恶的标准、行善的道理和方法,论证“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道理。
4.提倡乡贤示范、乡风教育,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见贤思齐之美德,与新时期实施乡村振兴的文化建设和倡导乡风文明的要求相通相承。在《了凡四训》里,袁了凡不仅用“我嘉善同袍”这样亲切的口吻,而且所提到人物大多是浙江本省的先贤名人,以及嘉兴、嘉善本地的乡贤,甚至以其儿子熟悉的亲人、亲戚作为例子。
来源:三月雨编辑
(声明:“三月雨”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主席提出:腐败和反腐败较量还在激烈进行
2022-01-19
今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十个年头,十年磨一剑,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
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之“国际合作篇”:“天网”恢恢 有逃必追
2022-01-18
一年来,在以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国内重拳反腐的同时,深入开展反腐败国际合作,大力推进国际追逃追赃,积极参与反腐败全球治理。 -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的反腐败声音
2022-11-18
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本次峰会讨论了当前国际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各方同意要采取切实行动应对。
国家主席主席出席并发表题为《共迎时代挑战共建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主席主席在讲话中强调,全球贸易、数字经济、绿色转型、反腐败是促进全球发展的重要因素。他指出,反腐败国际合作十分重要,二十国集团成员要坚持对腐败零容忍,加强追逃追赃国际合作,不要成为腐败分子和资产的“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