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凡四训》在家风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2022-09-15
作者:三月雨编辑
来源:三月雨

《了凡四训》文字出自明代“通儒”、王阳明再传弟子袁了凡之手,由后人辑录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与“谦德之效”四篇哲文。几百年来,该书之所以历久弥新、为人信从,不仅在于它的言辞说教,更在于它的实践准则;不仅在于它的励志取向,更在于它的人文智慧;不仅在于它的劝善特质,更在于其中蕴藏的时代价值。
1.提倡爱国爱家、自立自强,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自强不息之美德,与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的要求相通相承。在《了凡四训》里,袁了凡告诫其子,一个人处世要务是“立命”。要胸怀大志、心系国家、自律自省、修身修德。
2.提倡修身积德、为民造福,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爱民亲民之美德,与新时期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相通相承。在《训儿俗说》中,袁了凡告诫其子:“官无崇卑,皆民望也。一念爱民,便可布德。”“明德不是一人之私,乃与万民同得者,故又在亲民。以万物为一体则亲,以中国为一家则亲,百姓走到吾面前,视他与自家儿子一般,故曰如保赤子,此是亲民真景象。”
3.提倡明礼知耻、行善济人,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崇德向善之美德,与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友善”的内容要求相通相承。《了凡四训》全书的重点是劝善,袁了凡阐明了善的含义、明辨善恶的标准、行善的道理和方法,论证“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道理。
4.提倡乡贤示范、乡风教育,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见贤思齐之美德,与新时期实施乡村振兴的文化建设和倡导乡风文明的要求相通相承。在《了凡四训》里,袁了凡不仅用“我嘉善同袍”这样亲切的口吻,而且所提到人物大多是浙江本省的先贤名人,以及嘉兴、嘉善本地的乡贤,甚至以其儿子熟悉的亲人、亲戚作为例子。
来源:三月雨编辑
(声明:“三月雨”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展陈设计中地域文化的重要性2022-04-21 一个地区的展陈设计应极具地域文化特色,利用特色彰显独特,一个没有地域特色的展馆陈列设计,将无法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触,无法使观众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触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形成自主性带入,便失去其传播地域文化的积极作用,而如何将地域文化应用于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中,便成为设计工作人员为之努力的方向。
 
- 
	   	  	 		
	   	  	 			 古代家训文化源流探微2022-08-16 “家训”是指家庭内部的规训,即父祖对子孙、家长对家人、族 长对族人的直接训示、亲自教诲,也包括兄长对弟、妹的劝勉,夫妻之间的嘱托等。在我国古代,作为一种家庭教育的形式,它是维系和发展一个家庭不可或缺的精神纽带。
- 
	   	  	 		
	   	  	 			 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2022-05-19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彰显。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继承伟大民族精神,孕育了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智慧结晶。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彰显。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09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09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