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察法的重要意义
2022-08-23
作者:三月雨编辑
来源:三月雨
《监察法》作为反腐败国家立法,于2018年3月20日通过并施行。制定监察法目的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集中统一领导,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治腐败。
一、加强党对监察工作的领导
设立监察委是一项重大的政治改革,纪委和监委本质上都是反腐败机构。但是在监督对象和法律依据方面缺略有不同:监察委是国家的机构,纪委是党的机构;纪委监督的对象为中共党员,而监委则监察所有公职人员;纪委依照党规党章开展业务,而监委则依据《监察法》开展工作。
二、国家监察全面覆盖
把包括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以及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等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都纳入了监察范围,填补了过去党规党纪和行政监察之间的空白地带,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察“全覆盖”。
三、监察手段无与伦比
1.用留置取代“双规”,并对留置的使用条件、审批程序、使用期限、被留置人员的合法权利等作了详尽而严格的规定,充分体现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治腐败。
2.调查期间不能聘请律师。因为涉嫌职务违法、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的被称为被调查人,并非犯罪嫌疑人,《监察法》没有赋予被调查人辩护权。
3.赋予监察机关12种调查措施:谈话、询问、讯问、查询、冻结、调取、查封、扣押、搜查、勘验检查、鉴定、留置等。
来源:三月雨编辑
(声明:“三月雨”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一、加强党对监察工作的领导
设立监察委是一项重大的政治改革,纪委和监委本质上都是反腐败机构。但是在监督对象和法律依据方面缺略有不同:监察委是国家的机构,纪委是党的机构;纪委监督的对象为中共党员,而监委则监察所有公职人员;纪委依照党规党章开展业务,而监委则依据《监察法》开展工作。
二、国家监察全面覆盖
把包括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以及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等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都纳入了监察范围,填补了过去党规党纪和行政监察之间的空白地带,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察“全覆盖”。
三、监察手段无与伦比
1.用留置取代“双规”,并对留置的使用条件、审批程序、使用期限、被留置人员的合法权利等作了详尽而严格的规定,充分体现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治腐败。
2.调查期间不能聘请律师。因为涉嫌职务违法、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的被称为被调查人,并非犯罪嫌疑人,《监察法》没有赋予被调查人辩护权。
3.赋予监察机关12种调查措施:谈话、询问、讯问、查询、冻结、调取、查封、扣押、搜查、勘验检查、鉴定、留置等。
来源:三月雨编辑
(声明:“三月雨”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学习二十大: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2022-10-25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6日在北京开幕。主席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开篇强调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
党建“红”引领教育“优”
2021-12-07
主席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时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要在中小学校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 -
依规治党的三条宝贵历史经验
2022-08-01
100 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创建时仅有 50 多人的政党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坚持依规治党是重要因素之一。坚持依规治党,就必然要求遵守党的章程和各种法规制度,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诚如 1949 年 6 月毛泽东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宝贵经验时指出的那样:“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又诚如 1964 年 10 月周恩来对此进一步阐释的那样:“毛泽东同志特别把有纪律放在最前面,这不是偶然的。因为这是决定党能否坚持革命、战胜敌人、争取胜利的首要条件。” 总结百年来依规治党的历史经验,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