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察法的重要意义
2022-08-23
作者:三月雨编辑
来源:三月雨
《监察法》作为反腐败国家立法,于2018年3月20日通过并施行。制定监察法目的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集中统一领导,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治腐败。
一、加强党对监察工作的领导
设立监察委是一项重大的政治改革,纪委和监委本质上都是反腐败机构。但是在监督对象和法律依据方面缺略有不同:监察委是国家的机构,纪委是党的机构;纪委监督的对象为中共党员,而监委则监察所有公职人员;纪委依照党规党章开展业务,而监委则依据《监察法》开展工作。
二、国家监察全面覆盖
把包括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以及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等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都纳入了监察范围,填补了过去党规党纪和行政监察之间的空白地带,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察“全覆盖”。
三、监察手段无与伦比
1.用留置取代“双规”,并对留置的使用条件、审批程序、使用期限、被留置人员的合法权利等作了详尽而严格的规定,充分体现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治腐败。
2.调查期间不能聘请律师。因为涉嫌职务违法、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的被称为被调查人,并非犯罪嫌疑人,《监察法》没有赋予被调查人辩护权。
3.赋予监察机关12种调查措施:谈话、询问、讯问、查询、冻结、调取、查封、扣押、搜查、勘验检查、鉴定、留置等。
来源:三月雨编辑
(声明:“三月雨”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一、加强党对监察工作的领导
设立监察委是一项重大的政治改革,纪委和监委本质上都是反腐败机构。但是在监督对象和法律依据方面缺略有不同:监察委是国家的机构,纪委是党的机构;纪委监督的对象为中共党员,而监委则监察所有公职人员;纪委依照党规党章开展业务,而监委则依据《监察法》开展工作。
二、国家监察全面覆盖
把包括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以及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等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都纳入了监察范围,填补了过去党规党纪和行政监察之间的空白地带,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察“全覆盖”。
三、监察手段无与伦比
1.用留置取代“双规”,并对留置的使用条件、审批程序、使用期限、被留置人员的合法权利等作了详尽而严格的规定,充分体现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治腐败。
2.调查期间不能聘请律师。因为涉嫌职务违法、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的被称为被调查人,并非犯罪嫌疑人,《监察法》没有赋予被调查人辩护权。
3.赋予监察机关12种调查措施:谈话、询问、讯问、查询、冻结、调取、查封、扣押、搜查、勘验检查、鉴定、留置等。
来源:三月雨编辑
(声明:“三月雨”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用伟大建党精神教育引导青年学生
2021-12-22
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党中央号召“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新的征程上,高校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培养大批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 -
文化促进作风建设
2022-05-18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章规定:“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可以说是群众观点的源头,这种“民本”思想对于培育广大党员的群众观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好党史学习教育目标方向
2022-03-09
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学好用好党史,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