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逐梦新时代,用红色文化涵养艰苦奋斗精神
2022-05-30
作者:邓纯东
来源:人民日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勤劳勇敢、奉献牺牲、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熔铸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精神是红色文化的内核,是凝聚国家力量和社会共识的精神动力,昭示出一个道理:伟业成于苦干实干,幸福源于艰苦奋斗。
从井冈山到西柏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何等波澜壮阔、何等艰苦卓绝!“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锋精神,其中展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形象何等崇高伟岸!20世纪60年代,30万林县人民面对极度缺水的生存困境,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靠一锤一钎一双手,以宁愿苦干、绝不苦熬的艰苦奋斗精神,苦战10个春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筑起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创造了人间奇迹。过去几十年间,一代代航天人前赴后继、攻坚克难、勇于创新、顽强拼搏,成就中国航天大国的地位,彰显了永远艰苦奋斗的精神底色。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激励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矗立起的一座座不朽丰碑,正是中华儿女在艰苦奋斗精神感召下敢于追梦、勇攀高峰的生动注脚。
任何幸福美好的生活,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精神。时下,有的人觉得时代、环境变了,艰苦奋斗“过时了”。这种观点是错误和有害的。艰苦奋斗精神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始终是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这是因为,从外部环境看,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我国改革发展之路并不平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矛盾与问题、面临的挑战与风险前所未有,更加需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把红色基因融入党的全面建设中。应当把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作为重要途径,了解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从历史叙事中探寻奋斗足迹、感悟艰苦奋斗精神。深挖红色文化资源,依托地方红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博物馆等社会资源,创新红色文化表现形式和呈现载体,开展制度化、常态化红色教育,通过文献、歌曲、影像、雕塑以及声光电等现代技术手段,讲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烈和先进典型的光辉历史和英勇事迹,用他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感召人、鼓舞人,把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精神力量。建立弘扬红色文化的体制机制,激励党员、干部学习和传承红色文化,坚守如磐初心、勇担时代使命、永葆奋斗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来源:人民日报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雨润幼苗,三月雨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2022-06-27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三月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主席法治思想,始终满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真挚情怀,继续努力,结合青少年观展行为与心理特点,竭力助力各地区各部门打造更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基地,更加自觉融入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协同各方更好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敲响“逃逸式”辞职离职的警钟
2023-03-14
近年来,在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典型案例中,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辞职、离职后的违纪违法问题引人关注。今年少数官员违纪案件也涉及逃逸式辞职、离职。 -
党史学习教育要准确把握“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2022-02-17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全体党员干部要牢记总书记嘱托,把准学习方向,不断汲取和挖掘蕴藏在党史中丰富的政治营养和精神瑰宝,真正达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新成效,为奋进新征程创造新辉煌凝聚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