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2022-05-11
作者: 苏彬
来源:人民论坛网
廉政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典籍中,记载了诸多廉洁自律的思想观念以及事迹。这些廉政思想,对于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示范意义,仍具有现实价值。
传统文化有着“以廉为贵”的价值取向。中华廉政思想源远流长,“以廉为贵”价值取向在传统文化中十分突出。管子把“礼、义、廉、耻”视作“国之四维”,尤其强调廉与耻是“四维之要”。在中国古代诸多政治家、思想家关于廉洁的论述中,都把廉洁看作事关国家兴亡、事关民心向背的大事,因而,在中华传统文化里,廉政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为官之道,也是官德的基础。传统文化里的这种廉政思想,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有利于提升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廉洁自律的认知水平。
传统文化存在重义轻利的观念。中华传统伦理道德有着强烈的“重义轻利”的特点。《论语·里仁》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孟子·告子上》有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道义和物质财富之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永远是道义第一,财富第二。苏轼在《赤壁赋》中所言,“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重义轻利,也不意味着完全违背人性,拒绝正常的物质需求,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种重义轻利、取利有道的观念,对于引导党员树立正确价值观,处理好当官与发财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传统文化充满廉政智慧。通过历史的教育,可以提升党员干部对于反腐倡廉重要性的认识,有助于全社会对于反腐败工作形成共识,更加坚定反腐败斗争的决心。通过大力开展传统文化中廉洁奉公思想和事迹的宣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有利于党员干部身体力行,践行廉政准则。同时,古代廉政建设中德治与法治并重、惩处与预防并重、自身监督与群众监督并重等历史经验,可以为当前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一些启迪。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从老一辈革命家的人格风范看如何涵养坚强党性
2022-09-13
2021年7月1日,主席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深切缅怀了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巩固、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他们的崇高人格风范也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人格风范,是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的必修课。 -
如何让教育主题展厅更好发挥教育作用
2022-04-30
建设教育主题展厅时,我们时常会遇到的痛点就是,展厅建成后,参观者反映这个展厅“内容老套”,“流于说教”,“设计没新意”,或者“展厅什么都讲到了,但又好像什么也没讲,反正就是没啥印象”。这就意味着展厅建设失败了。那么,如何让教育主题展厅更好发挥教育作用呢?本文试图结合北京三月雨公司承建的一些展厅的相关经验,做一下探讨,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
百年大党“大的难处”在哪里
2022-08-10
难在统一思想。社会多样化发展使人们思想多元化、复杂性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这必然增加党内统一思想的难度。我们党是一个大党,统一思想历来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