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
2022-05-06
作者:张 文 王艳飞
来源:人民论坛网
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而形成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新生继而迈向辉煌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
有利于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红色文化作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抵御外侮、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自由幸福的斗争中逐步形成的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红色文化是一种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红色文化引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改革开放时期,红色文化引领人民进行改革创新;而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新阶段,红色文化引领全国人民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自强不息、开拓进取、振兴中华,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红色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并展现出不同的风貌,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时代性。将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精神品格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导向功能,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有利于引领时代主流和社会风尚。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它蕴含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无私奉献、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群众观念、为人民服务等核心理想信念,这些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行动向导,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红色文化的内涵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演变发展、丰富完善。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红色文化仍然是引领时代前进的主流文化,是激励人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动力与源泉, 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引领社会风尚,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以红色文化为依托,加强对国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可以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在引领时代主流和社会新风尚等方面的导向作用。
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红色文化也是为人民群众服务,代表人民群众立场的文化。当前,随着文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各种文化鱼目混珠,势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发展先进文化的意义便不言而喻。红色文化上溯历史,涵盖现实,延伸到未来,包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以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百折不挠、奋发图强、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等优秀的红色精神品格。红色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为中华优秀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它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能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是人类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根脉。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智慧相结合的文化结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先进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时期,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因此,必须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来源:人民论坛网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把法制理念、法治思维贯穿到基层党建工作中
2022-05-2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将党内法规体系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基层党建作为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自觉地将法制理念、法治思维贯穿到谋划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着重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中华法系有哪些历史传统
2022-07-12
现代中国的法治建设是在两个传统的基础上展开的:一是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固有传统,二是百年来移植引进西方法律的传统。外来传统和固有传统的有力结合,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而这种结合的成功与否,则取决于我们对固有传统的认识。这一固有传统就是在世界法律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中华法系。 -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内涵
2022-09-13
主席总书记2014年4月15日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他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这一重要论述中的宗旨、根本、基础、保障和依托构成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五大要素”。同时,主席总书记还强调须处理好“五对关系”,即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的关系、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的关系、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关系、发展问题与安全问题的关系、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的关系,揭示了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