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重党员干部家风建设
2022-05-04
作者:姚佳彤
来源:人民论坛网
党员干部家风建设要坚持公私有别的理念,扎紧廉洁从政的“笼子”,遏制腐败的温床。主席总书记指出“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告诫党员干部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一是权力做到公私分明。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手持公权力,肩负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的使命,必须将“公”列在“私”的前面,不以权谋私,确立坚定的信念,思想上真正明白自身公仆的身份,在遇到具体事时,才能直面公私,做到问心无愧。同时,理顺好公与私、情与理之间的关系,从党和人民的立场出发,依法正确用权,秉公用权,处理好利和法、公和私之间的关系。二是以人民公仆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一心为公。党员干部要深刻明白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坚持一心为公,始终站在群众立场,不能因私心脱离群众,做损害群众的事情。三是做到公私分明。党员干部要做到将财物用之于民,做到廉洁从政,才能做到取信于民。这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确立正确的利益观,将公款公物用到实处,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重家教、立家规、善传承。党员干部要重视家教工作,提高认知水平。党员干部要让家人全面了解党的性质、宗旨,明确共产党人所肩负的神圣使命、历史责任,开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逐渐形成好的家风。当然,党员干部要对亲属开展好纪律规矩方面的教育工作,让其了解党员干部应遵守的纪律、规矩,尤其是党纪国法对亲属的具体要求,也要做好亲属的权力观教育。需要家庭成员明辨是非、公私分明,敬畏权力,做到令行禁止。此外,党员干部也需要立家规,从严治家。家规是家庭成员律己律人、修身处世的规矩,要从党员干部权力清单出发,明确家庭责任清单的范围,划出“红线”,明确“禁区”。
要传承好优秀传统家风家训文化。古代优秀传统文化是传统家风家训文化之源,是民族的文化基因,传统家风家训文化始终以治家、教子、睦亲、修身等为重点内容,可以培养家庭成员的良好道德品质,逐渐形成勤俭持家、父慈子孝、邻里和谐的好家风。当前,弘扬传统家训文化要从时代发展的要求出发,善于对传统家风文化加以创造性转化和批判性继承,善于汲取传统家风精华,培育新时代的良好家风。
来源:人民论坛网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主席法治思想的四大核心要义
2022-07-25
主席法治思想的四大核心要义:奉法强国的战略思维、崇法善治的鲜明导向、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立己达人的历史担当。 -
辩证理解和把握廉洁文化与廉政文化的关系
2022-08-17
2022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对照2009年底中央纪委、中央宣传部、监察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我们可以发现,在新时代我们党和国家实现了从“廉政文化”向“廉洁文化”的转变。从“廉政”到“廉洁”,“一字之差”或者说“一字之变”有何深刻含义,这需要我们辩证地理解和把握其中内涵和外延的变化,从而更好地学习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实起来、强起来。 -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2022-01-06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